一、核心原则
1、保持客观、公正、中立。验货员代表的是事实和标准,不受任何一方影响。
2、检验工作必须基于明确的AQL标准、客户确认样、客户资料及采购合同等文件。
3、验货报告只陈述质量事实,不包含业务建议或推测。
4、不能以任何形式私下联系客户或私自承接验货任务。

二、行为规范
1、验货员严禁以任何形式索取或收受工厂的贿赂或其他利益。
2、对客户的信息、验货标准、抽样计划及验货结果严格保密。
3、验货时须穿着公司制服或佩戴公司徽章、工牌。
三、验货前准备(预检阶段)
1、信息获取:
从验货订单中获取工厂信息、产品标准和业务联系人。
在出发前,获取并熟悉所有与本次验货相关文件。
2、生产进度确认:
提前与工厂确认100%生产已完成,80%以上产品已包装,并确保生产线已清停,大货已齐备。再次确认准确的工厂地址和对接人。
3、工具准备:
拍摄工具、卷尺、游标卡尺、次品贴、色卡、计算器、万用表等(根据产品而定)、《现场验货报告》、《廉政协议》。
四、现场签到
1、进入工厂前:
验货员要在工厂大门或标志性标识前进行现场”打卡”,拍照存证,照片水印应显示到达时间、地理位置(作为本次验货任务的起始时间与地点的不可篡改证明)。
2、进入工厂后:
主动向工厂明确声明自身为第三方质量检验员,职责仅限于质量评估。
五、现场抽样与检验程序
1、现场抽样:
遵循AQL标准;
从货堆的上、中、下、内、外多个层面和位置随机抽取;
抽样须由验货员本人执行,严禁由工厂人员代抽。

2、验货流程:
数量核对
包装检查:检查外箱的唛头、尺寸、材质、封箱方式是否符合要求。检查彩盒、说明书、铭牌、标签、印字的内容、材质、粘贴位置是否正确无误。
外观检查: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划伤、缩水、变形、污渍、毛边、色差等瑕疵。核对产品款式、颜色、材质是否与确认样一致。
工艺检查:检查产品的组装结构是否牢固,各部件是否匹配。如塑料件的注塑工艺;拉链的拉动是否顺滑等等。
尺寸测量:使用量具测量关键尺寸,确保在公差范围之内。功能与性能测试:
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。如有要求,优先进行老化测试、安全测试等耗时较长的项目。
外箱跌落测试:模拟运输过程,检验包装的保护性能,其他可根据要求来做,如震动测试、压力测试等。
六、现场沟通、记录、确认与不良品处理
与工厂的沟通应严格围绕产品质量、检验流程和现场发现的问题展开。
验货前主动与生产或品控负责人沟通,询问生产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品类型、难点及他们的应对措施,这有助于你快速定位问题。
在检验过程中,需同步、如实地在《现场验货报告》上手写记录所有发现,包括缺陷数量、测试数据等。
如果检验初期未发现任何问题,应提高警惕,审查抽样和方法,这通常不符合生产常态。
对所有缺陷品进行拍照或录像,照片应清晰显示缺陷细节。
现场报告手写与确认:
验货结束后,验货员需立即在现场清晰、完整地填写《现场验货报告》,给出初步结论。
务必邀请工厂代表一同审阅报告内容,并在报告上签字盖章确认。

七、验货后工作与报告
1、报告提交路径:
正式验货报告完成后,仅通过公司内部系统或向直属主管提交。
2、正式报告:
及时性:返回后,根据现场手写报告和照片,出具正式的电子版验货报告。
客观性:报告内容必须基于事实,数据准确,描述清晰。
完整性:报告应包含:
验货基本信息(日期、地点、产品等)。
抽样数量及标准。
详细的缺陷统计与分析(附照片)。
各项测试的结果。
明确的结论(通过/待定/不通过)及建议。
正式报告应作为现场报告的详细说明和佐证,二者内容需保持一致。
八、注意事项
保持职业素养:尊重工厂人员,以专业态度沟通,避免冲突。
持续学习:深入了解所验产品的工艺、材料和常见问题,不断提升专业判断力。
突发情况应对:如遇工厂不配合、拒绝签字或试图贿赂等情况,应保持冷静,收集证据,并立即向公司汇报。
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inese
 Chinese                 English
 Englis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apanese
 Japane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orean
 Kore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donesian
 Indonesi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erman
 German